认知负荷理论

认识负荷理论 (Cognitive Load Theory),是用来解释,为什么我们能记住一些东西,又会忘记一些东西。

人的认知架构

人的记忆

  1. Sensory Memory
  2. Working Memory
  3. Long-term Memory

Schema

知识体系 (Schema)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,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,小到糖是甜的、掉入河里是可能淹死的,大到会开车、会使用编程语言开发软件,这些世界知识提供了我们跟这个世界交互所需的全部。

如何才能让知识进入到我们的Schema中,成为我们终身能用的知识?

隐喻

隐喻就是用schema中已有的知识去帮助用户理解新的知识,例如我们说”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“,这样就很快大家就能用对于感冒的了解,来快速了解抑郁症这个新概念。

生活中的隐喻

  • 他是李总的左膀右臂
  • 你是我的心肝宝贝
  • 父母官
  • 子民
  • 信息高速公路
  • 学术嗅觉
  • 牵着科技的牛鼻子

隐喻的类型

方位隐喻

高兴为上,悲伤为下

  • 今天她的情绪高涨
  • 我的心情到了低谷。

  • feeling up
  • boosted my spirits
  • feeling down
  • I am depressed.

有意识为上,无意识为下

  • get up
  • wake up
  • fell asleep
  • sank into coma.

身体隐喻

  • 你是我的左膀右臂
  • 你是我的小心肝

社会关系隐喻

  • 父节点
  • 子节点
  • 根节点
  • 二叉树

真实世界隐喻

  • 信息高速公路
  • 互联网

技术隐喻

案例1:用沙子的多,隐喻IP V6的地址多

IP V6可以让地球上的每个沙子获得一个IP 地址。

案例2:用水电来隐喻方便

我们语联网的愿景就是 :让人类像使用水和电一样方便地使用语言服务

案例3:隐喻重要

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。

尝试解释这些新概念

  1. 云计算
  2. 物联网
  3. 区块链
  4. 低代码

好的例子

问题:Apple的M芯片比 Intel芯片的性能更强,背后的工程与设计优势是什么?

回答:把处理器想成一栋房子。

  • Intel 这栋房子用了三十多年,住过很多不同的家庭。下一任是谁,他们也不确定。于是浴室要装两只洗手池、淋浴、浴缸、坐便、蹲便、桑拿和蒸汽房。车库要能停两辆车、一艘船、一辆房车和五辆摩托。主供水管得很粗,要有太阳能,还要备一台发电机以防万一。预留婴儿房,三间卧室,两间书房。这些都占地方,而且不少设施已不新。但在不清楚下任住户前,他们不敢升级——可能用不上;也不敢拆——万一老住户回来呢。

  • Apple 可以从零盖新房,还能选定住户的画像。他们知道:两个人,从不同时用洗手池;只用西式坐便;不洗淋浴;只要太阳能就够。他们有两辆车和一辆摩托,怕水,不会用船。只有一人居家办公,所以一间书房就够。他们几乎顿顿外卖,连厨房都可以不要。 这栋房子更小,夏天更好降温,水管可以更细,所有设备都是新的。对这家住户来说,刚刚好;对其他人,未必合适。

来源: https://www.reddit.com/r/explainlikeimfive/comments/1n4idf4/eli5_what_is_the_engineering_and_design_behind/

隐喻的翻译

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宗教和传说,很多时候在母语中很成功的隐喻翻译成另外一个语言之后,就变得非常难懂了。

  • 悬在企业家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(西方宗教)
  • 这就是纽伦堡漏斗,很快就可以让读者掌握这些知识。

视觉隐喻

除了语言的描述,现在屏幕设计,还有影视作品中也有大量的隐喻设计。

耳机的隐喻

隐喻的缺陷

隐喻让我们便于理解概念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带来理解的障碍。隐喻强调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相似性,但这些相似并不全面,例如时间就是金钱,实际上时间不完全是金钱。道可道,非常道,被定义、被隐喻,被叙说的道一定不是真的道。

有趣的资源

  1. 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
  2. 隐喻实验室
  3. 隐喻语料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