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范围
本人在北大软微夏令营、推免和考研学生中均招收研究生,欢迎对本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加入。
期望的夏令营/推免学生(满足其一即可)
- 本科为通识教育的学生,例如北大元培学院、清华大学新雅书院、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、武汉大学弘毅学堂、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等学院学生,本科时文理兼修。
- 理工科强校的外国语学院或传媒学院的本科生,本科时辅修过计算机第二学位。
- 外国语类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学生。
- 计算机专业,辅修过英语、传播学等人类社科类第二学位。
- 不属于以上分类,但是对计算机和人文社科有极强的的兴趣和能力,并能有相应的项目、论文或经历佐证。
科研观
- 科研的根本使命是发现新知识、提出新理论,为“人类知识大厦”添砖加瓦。
- 学术探路,工业铺路。工业界遥遥领先的是其技术整理能力和工程交付能力,在确定的方向上,工业界的集中投入,确实会“遥遥领先”。以GPT为例,在OpenAI展示了可行性后,各家都在火拼,然而其技术最底层的连接主义在上世界七八十年代,并不是很被看好,可以说,没有学术界的坚持,很难会有今天的生成式人工智能。
- 高校的科研的价值,依然在于培养人才。高校用少量的科研经费,让学生开始尝试做一些研究,为工业界输送可靠的工程师。2025年国自然全年的资助金额为394.58亿元,而华为2024年全年的研发投入为1797亿元,经费量级上是无法比较的,所以高校更多承担的还是科研训练的职责。
- 产学合作。主动与工业界对接,做有现实需求的研究,但更关注工业界当下关注度不高而未来有价值的领域。
研究兴趣
本人整体兴趣在用技术手段解决语言与传播问题。
- 自然语言处理。偏向使用NLP技术解决语言问题,有如下细分的领域
- 技术写作。用技术手段来助力各类写作任务,例如自动撰写文档,使用大模型自动改写和润色文本。
- 计算机辅助翻译。用技术方法提升翻译的质量和效率。
- 技术传播/计算传播。用NLP/LLM等技术解决传播学问题,例如舆论引导、行为改变、精准传播,跨文化国际传播等。
- 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。尤其是人与信息交互的体验,方法上侧重量化体验研究,尤其是基于人体测量学的实证用户体验研究。
研究生培养
夏令营/推免生
需入组实习
- 跨学科。入组后,将有北大外国语学院、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等多学科的老师共同指导;
- 可持续科研节奏。兴趣与闲暇是科研的关键,不以机械的工时论贡献;
- 自由探索与研究主导权。可在实验室主线任务下自拟研究课题。
考研学生
- 研一:完成学校规定学习的课程;
- 研二:去企业实习,或者跟着导师实习;
- 研三:撰写毕业论文。